第四百八十四章 机会_我在现代留过学
笔趣阁 > 我在现代留过学 > 第四百八十四章 机会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百八十四章 机会

  在傅尧俞的调查下,一切案情水落石出。

  不然,光是去年僧录司的事情,蔡京恐怕就已经在权知开封府的位置上呆不下去了。

  现在,他们又来。

  那就不要怪赵煦不给他们面子了。

  “大理寺、刑部……”赵煦在心中盘算着:“这可是很重要的部门。”

  御史台、大理寺、刑部,是大宋现行体制下,最重要的三个部门。

  其中御史台号为中司,是一个超级缝合怪,什么事情都管一手,所以是新旧两党激烈斗争的地方。

  但大理寺、刑部的影响力也不弱。

  大理寺号为法寺,又称天狱,在士大夫群体里更有一个威名赫赫的别称:棘寺。

  这个部门,是从秦汉的九卿廷尉演变而来,自古就非常重要。

  相当于古代的最高法院,拥有着终审权。

  而刑部,则是另一个画风。

  在大宋,刑部由都堂直接管辖,属于尚书省下的六部之一,掌握着对司法条文的解释权,同时拥有对全国州郡地方包括中央各级部门审判的复核权。

  所以,刑部在大宋又被称为:秋司,刑部尚书或者掌权的刑部侍郎,人称秋官。

  是以,尽管人们普遍已经意识到了,大理寺和刑部在日常政治之中的重要性。

  可,终究,御史台的控制权,远超大理寺和刑部的吸引力。

  加之,朝廷复杂,无论新党还是旧党,都不可能将精力完全放到司法系统上。

  一般拿下御史台,就可以宣告胜利,是该集中精力去争夺其他更重要的机构的控制权了。

  比如说,完全并吞了过去三司权力的户部,以及掌管天下州郡人事升迁任免和铨选大权的吏部,还有那个富得流油,让人眼红,几乎并吞了过去群牧司职权的太仆寺。

  于是,赵煦知道,这是一个漏洞。

  大理寺和刑部,现在处于新旧两党的视野盲区。

 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,李雍一案,才能被瞒到现在,才能因为御史台的上报才被捅出来。

  这样想着,赵煦就开始兴奋起来。

  现代有伟人,以农村包围城市,最终夺取天下,再造乾坤。

  对赵煦来说,这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和参考对象。

  他年纪太小,将来要做的事情,却太过惊世骇俗。

  想要平稳过渡,想要维持稳定。

  就得先在边角地落子,就像下围棋,要吃大龙,先占四角。

  而大理寺、刑部,就属于这样具有战略意义的边缘地区。

  刑部,赵煦暂时不好动。

  但大理寺……

  他抬起头,看着石得一,摆手道:“都知明日问好了开封府,再来告知朕结果。”

  “诺。”

  “对了!”赵煦忽然想起来了:“两宫慈圣,对李雍一案怎么看?”

  他这两天,有意的没有在庆寿宫长留。

  也没有参与讨论朝政。

  这自然是要将他自己摘出来,清清白白才好动手。

  石得一低着头,答道:“奏知大家,两宫慈圣震怒!”

  “太后娘娘,更是已经勒令都堂限十日拿出结果。”

  赵煦点点头,向太后当然有理由震怒了。

  毕竟,如今,赵煦和向太后是母子一体。

  母子两人的关系,在赵煦的刻意维持和刻意的经营下,比真母子还要亲昵。

  尤其是赵煦,将他在现代学来的招数,用在了向太后身上。

  什么只穿向太后所织的衣服。

  而且,因为赵煦最近长身体长的快,所以今年二三月的衣服,现在就已经不能穿了。

  但赵煦每每发现的时候,就会亲自郑重其事的将这些不能穿的衣服,宝爱的收藏到福宁殿内寝,还专门在其中辟了一个静室,号为慈母阁。

  就专门收藏,那些向太后为他织的衣服。

  连皇太妃朱氏给他织的那些衣服,也没有这样的待遇。

  更多次对左右表示:母后虽未生我,可养育保佑之恩,千古未见,我今未壮,壮必孝顺母后,奉养天年,以报母后养育保佑之恩。

  这些话,这些事情,这些细节,总会通过种种渠道,传到向太后耳中。

  母子感情能不好才怪!

  如此亲密的母子感情,自然会让向太后在类似问题上格外敏感。

  而李雍这个案子的性质,基本就相当于民间的下人,偷盗了主人家的宝物,拿出去卖钱,偏偏这家主人还年少,只有寡母在守家业。

  向太后的怒火,自然是可以想象的。

  “那太母呢?”赵煦看着石得一,问道:“太母有何反应?”

  石得一低着头,回答:“太皇太后言,太后之议,颇为妥帖。”

  “哦!”赵煦点点头。

  他心里面一直明白的。

  无论怎样,不管他对那位太皇太后如何的好,不管他怎么示好。

  终究,在太皇太后面前,他这个皇帝孙子,只是她诸多子孙中的一个。

  了不得,就是能讨她欢心些,能让她高兴,也能让她面子好看的孙子。

  哪里像是向太后。

  向太后只有他这么一个指望!

  这就是有的选和没得选的区别。

  也是人性!

  不过,这种事情,自己心里面明白就好。

  赵煦就对石得一道:“都知先下去歇息吧。”

  “诺。”石得一躬身再拜,缓缓退下去。

  注:李雍案是史实。

  历史上,旧党借助此案和僧录司受俅案,将蔡京彻底打倒、批臭。

  而这个案子是明显的人造案子。

  所以大家能知道,为什么蔡京比章惇、曾布还恨元祐旧党了吧?

  根子在这里呢!

  大家代入一下蔡京的视角和感受就知道了。

  在僧录司案和李雍案前,蔡京已经积极靠拢旧党,还给司马光输诚了。

  结果,两个巴掌从天而降,将舔狗蔡京打的两眼冒星星。

  最后蔡京上台,直接搞出元祐党人碑,在蔡京立场合情合理,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,莫欺少年穷的大宋版爽文复仇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